养殖鹌鹑需要准备什么?
好的环境是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改进的,如果没有能力为鹌鹑准备优质的养殖环境的话,那么还是不要养殖了。稳定的饲料来源。不少人养殖鹌鹑时都是抱着只喂养饲料的心态去,所以从来不考虑饲料方面的问题,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想法。
养殖鹌鹑需要准备场地、饲料、技术、资金等。鹌鹑的饲养管理 鹑舍:建造鹑舍光线要微暗,夏季通风要良好,要防止狗、猫、鼠等危害。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鹑的产蛋率。饲养室内放置育雏笼、肥育笼、种鹑笼及安排孵化间。饲养笼可用竹木,也可用铁制成。
饲料准备 鹌鹑饲料的准备是准备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应尽可能自行种植鹌鹑所需的饲料,以节省成本并确保质量。同时,学习鹌鹑养殖技术,合理搭配饲料比例,保证营养均衡。对于必须购买的饲料,应选择正规商家,并检验饲料质量,确保选购优质的饲料。种苗选择 鹌鹑种苗的选择是鹌鹑养殖的基础。
准备好木头箱子,吊上灯泡保持36℃,小鹌鹑出壳羽毛变干后,便可转移至箱子里。鹌鹑出壳后,保持三天全天的光照,可准备一些碎米和麦粉,加水搅拌成糊状后给鹌鹑喂食。再过两三天后,可以给鹌鹑喂食混合饲料,也可以加入适量的维生素。
养殖笼我们要分三种规格准备,分别是雏鹌鹑笼、仔鹌鹑笼、成鹌鹑笼。雏鹌鹑笼主要是供小于四周龄的鹌鹑使用,笼内配有热源,用于调节温度。笼子的长、宽、高分别为一米、六十厘米、三十厘米即可,笼子可分为四五层,并设有专门的水槽和食槽。
鹌鹑养殖技术,鹌鹑应该怎么养殖比较好?
1、温度控制:鹌鹑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不同。刚出壳的小鹌鹑需要保暖,适宜温度为35~38℃。大约每周降低2℃,1个多月后,温度可调整至25℃左右,并保持这一温度进行日常养殖。 密度控制:鹌鹑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调整养殖密度。
2、建筑笼舍 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
3、选地建舍 鹌鹑喜欢生活在安静的地方,所以我们选地的时候应该选择远离城区、工厂等吵闹但是交通便捷的地方。鹌鹑舍周围无污染与其他的家禽养殖场,有充足的水源,向阳背风的地方最适宜鹌鹑的生长。
4、做好防病与免疫接种工作:饲养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饲养密度等,同时还要做好疫苗的免疫。一般在雏鹑6~10日龄,可使用IV系苗饮水免疫,每隔3个月可进行免疫一次。
鹌鹑养殖技术
1、建筑笼舍 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
2、- 脱肛和难产:主要由早产或产蛋皮腺期营养不良等引起。防治方法是保持饲料营养全面,防止母鹌鹑过肥和预防输卵管疾病。在母鹌鹑出现难产时,可以用手轻按腹部助其产蛋。脱肛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肛门直肠,然后轻轻送回体内即可。
3、鹌鹑养殖技术有选地建舍、挑选品种、孵化管理等。选地建舍 鹌鹑养殖时,选择在安静、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地方搭建鹌鹑舍,建舍时按照平地的方式搭建,高度不能低于2米,顶部要铺好横梁,安装相应装置调整温度,防止老鼠、蛇等天敌进入圈舍。
鹌鹑人工养殖技术
1、鹌鹑人工养殖技术 建筑笼舍 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宽50厘米、高30厘米、笼长8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夏季通风要良好,建议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保持冬暖夏凉,适当调节温度,严格控制畜禽,防止狗、猫、鼠等危害或人为骚扰。
2、在夜晚需要有适当的光照,因此需要安装照明设备,以提高母鹌鹑的产蛋率。饲养密度应按笼舍的单层计算,每平方米可饲养100-150只雏鹑或60只成年鹌鹑左右。如果饲养干料,还需要配置饮水器和料槽;如果饲养湿料,则需要将干料与水混合。
3、建筑笼舍 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
4、温度、光照:适宜的舍温应保持在18℃以上25℃以下,过高过低要及时调节,而湿度则要控制在50%-60%之间,并要保持供足清洁饮水和切碎的青绿多汁饲料。另外,光照对母鹑产蛋量有很大影响,鹌鹑喜红色光。每天24小时内要有15小时的光照,光照不足用电灯光补充红光最好。
5、鹌鹑养殖技术有选地建舍、挑选品种、孵化管理等。选地建舍 鹌鹑养殖时,选择在安静、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地方搭建鹌鹑舍,建舍时按照平地的方式搭建,高度不能低于2米,顶部要铺好横梁,安装相应装置调整温度,防止老鼠、蛇等天敌进入圈舍。
6、建筑笼舍: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配好饲料:饲料配方是:玉米50%,豆饼8%,骨粉5%,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等。
鹌鹑养殖技术中雏鹌鹑的饲养方法
1、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为宜。温度掌握不仅仅依靠温度计,更主要的是观察雏鹑的状态,看鹑施温。同时,还应注意天气变化,冬季稍高些,夏季稍低些;阴雨天稍高些,晴天稍低些;晚上稍高些,白天稍低些。通风与湿度通风的目的是排出舍内有害气体,换新鲜空气,只要育雏室温度能保证,空气越流通越好。
2、解决的办法是增加饲养密度、增加保温设备。夏天舍内温度高于35℃时,会出现采食量减少,张嘴呼吸,产蛋下降。应降低饲养密度,增加舍内通风等。 光照。光照有两个作用,一是为鹌鹑采食照明,二是通过眼睛刺激鹌鹑脑垂体,增加激素分泌,从而促进性的发能和产蛋。
3、建筑笼舍 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
4、鹌鹑饲养技术:孵化 鹌鹑可用孵化器人工孵化,第1-6天孵化的温度为38℃,湿度60%,第7-14天孵化温度为38℃,湿度为50%,第15-17天落盘到出雏器中,温度为37℃,湿度为65—70%。每间隔2小时翻卵一次,翻卵角度为90度。通风可以利用孵化器的通风孔。
鹌鹑雏鸟的养殖技术,详细点
1、光照。光照有两个作用,一是为鹌鹑采食照明,二是通过眼睛刺激鹌鹑脑垂体,增加激素分泌,从而促进性的发能和产蛋。鹌鹑初期和产蛋高峰期光照应达15-16小时,后期可延长至17小时。光照强度以10Lux为宜。灯泡位置放置时,应注意重叠式笼子的底层笼的光照。 保持环境安静。
2、鹌鹑的养殖:雏鸟出壳后,等毛干后放到育雏箱内进行饲养,第1-3天育雏箱的温度为35℃,以后逐日下调温度,第7天降至32℃,第14天为30℃,第21天为25℃,第28天以后在22-20℃左右的常温下饲养即可。喂饲的原则是先饮水,后开食。可分为单饲式和群饲式。
3、注射疫苗:鹌鹑雏鸟的体质是比较虚弱的,所以需要及时地注射较多的疫苗和预防药物,在养殖鹌鹑的时候,需要根据当地疾病的流行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而且不能同一天接种两种疫苗。
4、建筑笼舍: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配好饲料:一般饲料配方是:玉米50%,豆饼8%,菜籽饼7%,麦麸29%,鱼粉6%、粗糠5%,骨粉5%,食盐0.3%,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等。
5、鹌鹑的养殖方法包括孵化、饲养、饲料、疾病防治等方面。 孵化:鹌鹑可用孵化器人工孵化。第1-6天孵化的温度为38℃,湿度60%,第7-14天孵化温度为38℃,湿度为50%,第15-17天落盘到出雏器中,温度为37℃,湿度为65—70%。每间隔2小时翻卵一次,翻卵角度为9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