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狗的养殖技术有什么
选择场址。狗舍是保证肉狗健康生长的关键,也是肉狗养殖中需要做好的第一个工作。狗舍要选择在背风、阳光充足、通透性强的地方。然后将狗舍围好,搭好遮荫棚,规划好运动场等。在狗舍还要做好建立好粪尿池。最好是在狗舍周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为肉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狗舍还应设立温度调控设备。
要搞好饲养场地的环境卫生,每天清除粪便,圈舍和食具每周用10%—20%漂白粉溶液,或0.3%—0.5%过氧乙酸溶液消毒1次,杜绝疾病发生。狗的体内寄生虫较多,在20—25日龄和40—45日龄各体内驱虫1次,使用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口服10毫克用量,外用速灭虫净。
双膜覆盖建舍,拴桩定位饲养双膜覆盖狗舍冬季保温性好,温度适宜,能根据肉狗生长发育所需温度、湿度进行调节,避免传统高密度圈养春秋季节气温变化大,肉狗易发病的现象发生。双膜覆盖狗舍严密,减少肉狗因外界影响而狂叫。
选种和繁殖 选种是肉狗养殖成功的第一步。选择具有良好遗传背景和优良品种特征的种狗,可以保证后代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繁殖时,应根据狗的生长情况和体质状况,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和数量,以确保狗群的健康和繁殖效果。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提高肉狗养殖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肉狗饲养及疾病防治技术
1、一旦病狗出现临床症状,治疗是无效的,疾病发展的结果都以死亡告终。为了预防肉狗发生狂犬病,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可接种灭活苗和弱毒苗灭活苗用量为:体重4千克以下的狗3毫升,4千克以上的5毫升;弱毒苗用量为:不论大小,每只狗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对可疑狗立即捕杀。
2、肉狗的常见疾病有口炎、胃肠炎、感冒、肺炎、结膜炎、耳道炎、脓肿、食物中毒等。防治方法(以感冒为例):加强饲养管理,防止肉狗受到寒冷的刺激和继发感染,对病狗注射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注射1-2毫升),每日2次;或使用5万单位的青霉素对肉狗进行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每日2次。
3、防治狗的疫病,必须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对狗恶性传染病必须重点预防;对一般性疾病应加强饲料,饮水卫生管理,对兽群应加强饲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首先要加强兽场,饲料加工室的卫生管理,日常要防止野猫、野犬进场,进出场人员都要消毒,以防把疾病带入场内。
4、注意卫生。食具要定期消毒,饲料要现做现喂,最好不过夜,严禁饲喂腐败变质、发霉的食物,防止食物中毒和其它疾病。观察进食状况 影响狗食欲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三个: ‘是饲料单—‘,不新鲜,有异味,以及食物过咸或过甜。二是饲喂的场所不合适。三是疾病因素。
5、加强检疫和预防接种。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肉犬应采取自繁自养的方 式, 避免从外地购犬而传入传染病。必须从外地引进种犬的饲养场, 对刚引 进的幼犬必须与原犬群隔离饲养1个月,只有无传染病的犬才可进入原犬舍。还 应给肉犬注射五联苗, 对断乳后仔犬及时驱虫。
6、肉狗的饲养技术 肉狗的日常管理 犬舍要做到每天清扫,随时清除粪便,每月至少进行1次大扫除,每年春秋两季进行2次彻底消毒。消毒方法可用0.3-0.5%过氧乙酸,或0.3-1%复合酸溶液,或10-20%漂白粉乳剂对犬床、墙壁、门窗进行消毒。
肉狗养殖技术
1、饲喂管理。在饲喂肉狗的时候要以定时定量为原则,固定每天的饲喂时间及用量。可有效的提高肉狗食欲并且增强消化能力。并且在饲喂的时候要注意对水食槽进行消毒,保证水食槽足够干净。且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可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防止肉狗产生中毒或肠胃道疾病等不良现象。
2、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提高肉狗养殖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首先,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包括高蛋白、高能量和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次,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和舒适度,保持狗舍的清洁和通风良好。此外,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3、肉狗养殖的日常饲养与管理 环境管理 在饲养区内尽量保持安静,还要避免强光和陌生人的刺激,利于狗的生长发育。狗舍内保持空气流通、清新,尽量给狗创造稳定的环境,否则易发生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温度管理 狗舍冬季温度保持在13-15℃,夏季温度保持在15-17℃或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