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中、下游各段特点
1、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长927千米,占长江长度17%。流域面积69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36%。其中,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长约420千米,因古代为荆州地区,所以取名为荆江。
2、这一段江面展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荆江段因古代属荆州而得名,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两段,下荆江河弯发育,有“九曲回肠”之称。中游两岸湖泊众多,江湖相通,构成庞大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长江接纳两大水系及直接入江的支流后,水量大幅增加。
3、上游(约4500公里):河流主要流经高原、高山和峡谷地带,具有典型的高原山地峡谷河流特征。河床比降较大,水量充沛,水流迅猛,因此水利资源十分丰富。 中游(约1000公里):河道蜿蜒曲折,江面宽广,河床比降减小,水流缓慢。
4、上游一般在高原,河床较浅,海拔较高,落差比较小。中游一般在峡谷,落差比较大,海拔不高,水质比较差。下游一般在平原河面比较宽,水面比较深,水污染较重,泥沙比较多。
5、长江上游,从湖北宜昌以上开始,全长4504千米,流域面积达100万平方千米。这一段河流跨越了中国地理上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长江的发源地是唐古拉山的冰川,通天河的楚玛尔河口以上各水系被认为是长江的源头,至四川宜宾的长江干流被称为金沙江,岷江汇入后才正式称为“长江”。
6、长江上游,这一河段长约4500公里,河流大部分流经高原、高山、峡谷地带,特别是通天河、金沙江和三峡地区,具有明显的高原山地峡谷河流特征。这里河床比降大,仅金沙江干流落差即达3000米。河流水量丰沛,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城市分散,人口稀少。
长江各段的名称示意图
1、长江各段的名称示意图如下:长江属太平洋水系,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全长6363千米,一说有6397千米(安徽省人民政府数据),6403千米(三江源国家公园网站),6380千米(《话说长江》数据),一般用6300余千米较为合适。
2、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示意图如下:长江在此北岸有汉江汇入,南岸有湘、资、沅、澧四水经洞庭湖汇入长江。汉江上游穿行秦岭、大巴山之间,高山峡谷间有河谷开阔的盆地。中游流经丘陵和盆地,河床宽浅,属游荡性分汊河段,下游蜿蜒在冲积平原上。四水上游一般为高山区,山高1000~2000m,河谷狭窄。
3、长江上游从源头至宜宾,长4504公里,其中金沙江段长3464公里。 长江中游从宜宾至宜昌,长955公里。 长江下游从宜昌至出海口,长938公里。 长江水文特征显示,多年平均流量9万立方米/秒,年水量9145亿立方米。大通以下两岸支流和淮河大部分水量汇入后,入海总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
4、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5、长江主要是从吴淞口流入大海的。长江自江阴以下为长江河口段,全长约200km,呈喇叭形。崇明岛将长江分为北支和南支。北支正在逐渐淤浅萎缩。南支是长江径流下泄的主要水道。南支在吴淞口附近由长兴岛分成南港和北港,南港又被九段沙分为南槽和北槽。
6、长江源自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贯穿中国中部,流经多个省份,最终在上海注入东海。 长江干流全长约4504公里,上游从宜昌到宜宾,中游从宜昌到湖口,下游从湖口到入海口。 长江上游的支流众多,涵盖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流域面积达到180万平方公里。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长江水系特征:河流长度大,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大致在干流两岸呈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水能丰富。黄河水文特征:河流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形成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中上游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
长江的水文特征表现为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则进入枯水期。其含沙量相对较小,且冬季无结冰现象。河流流速在中上游较快,而在下游则较慢。 长江的水系特征在于其巨大的河流长度和流域面积,使其成为我国最长河流。支流众多,对称分布在干流的两岸,形成密集的河网。
长江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夏季水位高、水量大的特点,冬季则形成枯水期。其含沙量相对较小,且冬季没有结冰期。在河流的中上游段,流速较快,而下游流速则相对较慢。 长江水系的特征在于其河流的长度巨大,成为我国最长的河流。
黄河的水文特征:因为黄河处于我过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所以黄河有明显的汛期和结冰期,且在夏季水位高,冬季有枯水期。
三峡大坝3孔泄洪,三孔下泄流量每秒达多少立方米?
1、三峡大坝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一大奇观,也是一大重要措施。入库流量超过了5万立方米每秒,三峡大坝开启了三孔泄洪。开启了两个深孔,加大下泄流量,保障了人民的安全。据说是受到强降雨的影响,长江上游干流乌江及三峡区间来水明显增加。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到5万立方米每秒。
2、当长江上游形成洪水时,三峡大坝通过开启三孔泄洪闸释放水量,每秒下泄流量达4350立方米。这一措施有助于减轻大坝承受的压力,避免因蓄水量过多而导致的潜在风险。 泄洪是汛期管理的一部分,此时,大坝会将过量的洪水引入蓄水区。
3、于是2020年7月2日,三峡大坝开启3孔泄洪,持续加大泄流量。三孔下泄流量4350立方米每秒。开闸发电是能源利用,但3孔泄洪是为了尽快解决洪灾积水。而且泄洪是很危险的,洪流湍急所以只能利用3孔来慢慢泄洪。三峡大坝发电是通过大坝内的引水隧洞将库区里的水引至水轮机从而推动水轮机发电机发电的。
4、年面对第五号洪峰的挑战,三峡大坝开启了11孔泄洪,下泄流量达到49200立方米每秒,成功实现了洪峰的削减。这一记录不仅展示了三峡大坝泄洪系统的威力,也验证了其在极端洪水事件中的调控和防护能力。
长江水文信息网上游水位怎么没更新
1、有延迟。长江水文信息网上游水位没更新原因是有延迟的,在这种情况下,您会偶尔遇到它,然后等待一段时间就好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简称长江委水文局)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成立于1950年2月,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2、长江水文网中,红色字体的水位代表的是超警戒水位。当水位达到或超过超警戒水位时,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救援。因此,对于长江流域的居民和相关部门来说,密切关注超警戒水位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3、但具体的水位情况还需要根据具体时间和地点的实际监测数据来判断。因此,无法简单地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来描述长江流域当前的水位状况。为了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建议参考相关的气象和水文监测数据。
4、还没有。根据查询连日强降雨后,长江武汉段水位正稳步回升,据长江水文网4月5日13时发布的数据,汉口站水位已达138米。
5、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少,影响到大家的喝水或者是用水,可能导致农作物干旱。
6、所以长江的水位会回落。不过这种季节性的水位变化,也导致长江容易出现水患。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地,无论是建筑房屋还是耕种,尤其是耕种,最喜欢靠近水源的地。这是因为河水的泛滥可以带来大量淤泥,淤泥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可以当作天然化肥。另外,靠近河流可以解决灌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