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之后的哪个魏国皇帝是谁?当了多长时间?
1、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220年—226年在位7年,年号:黄初(220年—226年)。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226年—239年在位14年,年号:太和(227年—233年)青龙(233年—237年)景初(237年—239年)。
2、魏文帝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
3、魏文帝曹丕(187~226),曹操的次子,220年,曹丕代汉称帝,都洛阳。226年,曹丕病逝,时年40岁。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曹丕长子,公元226年-239年在位,239年,曹叡病逝,时年36岁。曹芳(232年~274年),魏明帝曹睿养子,239年-254年在位。
曹睿在位几年(三国演义人物传之曹睿)
曹睿在位十三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由皇太子曹睿继位,直到239年,曹睿因病逝世才传位给曹芳,所以曹睿共当了十三年的皇帝,史称魏明帝,被葬在高平陵。曹睿和父亲曹丕一样都短命,这也造成曹魏政权后期由司马家一手掌控的原因。
曹睿(ruì),字元仲,曹丕之子,魏国的第二个皇帝。曹睿在位十三年,死时年仅三十六岁,死后被谥号为明帝。母亲甄(zhēn)氏,由于有人进献谗言,甄氏早年被赐死。曹睿从小就很聪明,但起初曹丕不很爱他;以后曹丕没有别的儿子,郭皇后便养曹睿为儿子,但一直没被立为继承人。
曹睿当了13年的皇帝,是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曹瑞当了几年皇帝
1、曹丕儿子曹睿一共在位13年。在三国鼎立形成以后,很多人会注意刘禅的无能和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最多再关注一下阴险毒辣的曹丕。其实曹丕并不是三国鼎立时期的主角,这个建立了曹魏政权的皇帝仅仅在位六年就撒手人寰。
2、曹睿在位十三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由皇太子曹睿继位,直到239年,曹睿因病逝世才传位给曹芳,所以曹睿共当了十三年的皇帝,史称魏明帝,被葬在高平陵。曹睿和父亲曹丕一样都短命,这也造成曹魏政权后期由司马家一手掌控的原因。
3、曹睿当了13年的皇帝,是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4、曹叡;在位13年(226年-239年)。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黄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
大魏一共经历了几任皇帝
1、三国时期魏国有5个皇帝: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常道乡公(曹奂)。魏文帝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
2、魏武帝曹操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魏文帝曹丕 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成为魏国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任丞相、魏王。
3、曹魏一共传了五位皇帝帝 曹丕 、曹睿 、曹芳 、曹髦 、曹奂。
4、魏惠王魏罃前369年—前319年51前334年,正式称王,并于当年更元 魏襄王魏嗣前318年—前296年23 魏昭王魏遫前295年—前277年19 魏安釐王魏圉前276年—前243年34 魏景湣王魏增前242年—前228年15 (魏王假)魏假前227年—前225年3 战国魏总共八位王。
曹睿当了几年的皇帝
曹丕儿子曹睿一共在位13年。在三国鼎立形成以后,很多人会注意刘禅的无能和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最多再关注一下阴险毒辣的曹丕。其实曹丕并不是三国鼎立时期的主角,这个建立了曹魏政权的皇帝仅仅在位六年就撒手人寰。
曹睿当了十三年皇上。曹睿在位十三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由皇太子曹睿继位,直到239年,曹睿因病逝世才传位给曹芳,所以曹睿共当了十三年的皇帝,史称魏明帝,被葬在高平陵。曹睿和父亲曹丕一样都短命,这也造成曹魏政权后期由司马家一手掌控的原因。
曹睿当了13年的皇帝,是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黄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
曹睿(205年-239年),魏明帝,字元仲,文帝长子,文帝死后继位,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在位13年(226年五月丁巳到239年逝世),享年35岁,葬于高平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大石山)。
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206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史称魏明帝,中国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26-239年在位。曹叡是曹丕与文昭甄皇后之子,曹操之孙。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