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现在的Xi安就是古代的长安。此外,“Xi安”这个名字远不如第十三王朝的古都“长安”宏伟。那么今天的Xi和古代的长安是什么关系呢?
长安之所以能被视为十三朝古都,是因为在古人眼中,“关中是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所以从西周开始就在这里建都。之后秦国迁都于此,并以此为统治中心统一六国,建立大秦王朝。此后,辛莽、西晋、先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等先后在此建都。
当然,这些以关中为都城的朝代,对都城的名称并不一致。西周时期称濠井。秦去秦,又名咸阳;西汉时正式命名为长安,意为“长治久安”。
这期间,王莽虽然短暂改名长安,但在随后的几百年里,无论是不是首都,几乎都叫长安。到了五代侯亮时期,才改名为“大安府”。真正告别长安这个名字的是元朝。元朝灭金后,改为逢源路(注:路,古代行政区划)。明代,Xi安府建立,意为“定居西北”。
但是,随着名字的变化,长安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刘邦建都的时候,秦朝的咸阳已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在张亮的建议下,在一个叫长安镇的地方建造了城垛和宫殿,并建立了新的首都。
一方面,选择长安乡是因为它能有效控制八百里良田的关中地区。同时还有秦朝遗留下来的兴乐宫,可以有效缩短建都时间。当然,此后随着汉朝统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未央宫等宫殿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使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都市,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繁华程度。
后来王莽被灭,长安被大火焚毁,使这座宏伟的都城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到东汉末年,董卓一直在长安附近武力勒索钱财,他的部下李珏、郭汜在此相见,使长安衰落。虽然西晋、秦朝、西魏、北周先后在此建都,但都无法恢复西汉的辉煌。直到隋朝建立,才在汉代长安城南的大兴县建大兴城。后来唐朝的长安城是在隋朝大兴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今天,长安县再次成为长安区,Xi安的一个区,Xi安的一部分。
到了隋朝,长安城的管辖范围不再只是一个长安县,而是有两个附属县,分别是长安县和万年县(大兴县)。在此基础上,隋朝设立雍正、京兆两郡。唐初,长安只是北京的一个附郡,另一郡是万年郡(唐玄宗时改名咸宁郡)。
但此时长安的治所已改为“大兴”城,故又称“京西”,并设置了永州府和京兆府。长安市两县的辖区是怎么划分的?根据唐朝的划分,以朱雀大街为界,朱雀大街以西的五十九坊、西城和城外的五十九乡划归长安县,朱雀大街以东的五十九坊和东城划归万年县。
唐朝灭亡后,长安不再是王朝的首都,于是长安就成了普通的县级行政区划。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平定陕西后,朱元璋建立了xi安府。
与此同时,为了防备蒙古入侵,秦王朱元璋的次子朱商在长安新建了一座城,并修建了城墙(今Xi安城墙),把新建的城称为“Xi安府”。由于长安县县衙长期在Xi安办公,“Xi安市”、“长安城”自明代以来一直为老百姓所称。
1911年后,北洋一度废除府一级建制,“废府救县”,Xi安政府也改为“长安县”。但1928年,Xi安重新建立,1939年原长安县迁至Xi安以南,Xi安与长安正式“分家”。
今天,长安县再次成为长安区,Xi安的一个区,Xi安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