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业务流程中,企业可能会涉及18种税种,这对于涉税工作的处理至关重要。
当然,企业的经济业务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税收,但基本的涉税处理还是要了解的。由于企业采用的会计准则不同,在处理上也存在巨大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处理方法是针对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使用其他标准的企业不适用。
哪些税不包含在“税及附加”中? 未计入“税费”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
增值税是价格税,不计入损益;企业所得税需要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个人所得税只由企业代扣代缴,不计入企业损益。
对于企业来说,各种税的核算还是需要明确的。毕竟企业的涉税问题很重要。企业一旦涉及偷税漏税,前途就毁了。
「税及附加」包含哪些税? 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税金是通过“税金及附加”科目进行核算的。主要来说,企业需要通过“税金及附加”科目计算的税种有: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环境保护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当然,这些税都是价内税,所以消费者虽然是实际承担者,但并不知道自己实际承担的税。其实只要消费了,就承担了相应的税负,成为了纳税人。
但是,我们买的产品不一样,涉及的税也不一样。当然我们不用担心这些,卖家会做好这个税的申报工作。
只要我们购买产品,索要发票就是我们纳税人义务的完成。
哪些税需要资本化,成为企业产品的成本? 企业既是销售者,又是消费者,一些特殊行为涉及的税收也需要资本化为企业产品成本。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税收通过资本化成为企业相应资产或产品的成本。
企业买房,缴纳的契税会成为房子的成本;企业缴纳的土地占用税实际上属于企业的土地使用成本;对于车辆购置税,也是如此。企业买车不交车辆购置税是拿不到牌照的。这样的车辆购置税也属于车辆的进场费。
一般来说,企业作为消费者在经营活动中所缴纳的税收,基本上都是通过“资本化”而变成企业相应产品或资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