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DJS-130小型计算机,以后又推DJS-140小型机,形成了100系列产品。
2、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第四代计算机(1971~现在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3、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在于这种存储程序方式,其通用性的基础则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共性方法。 计算机的历史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4、我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010年 2010年,“天河一号A”让中国第一次拥有了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但因为后续未再升级,很快就被挤了下来。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制成的大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最初也专门用于火炮弹道计算,后经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
2、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 ,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3、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1)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
4、采用电子管的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9年)第一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5、可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简短回答
1、自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随着电子器件的不断发展、更新,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至今已发展了四代。
2、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一直处于高速度发展时期,计算机由仅包含硬件发展到包含硬件、软件和固件三类子系统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平均每10年提高两个数量级。
3、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 ,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计算机网络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地区到全球的发展过程。从应用领域上看,这个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六十年代,大型主机。
5、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计算机?
国产的第一台电脑计算机诞生于什么时候? 中国第1台数字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8月1日,我国第1台电子计算机定名为dgs-1型计算机。平均运算速度为每秒30次。
年3月,由闵乃大等教授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1958年交付使用。
中国计算机的传入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我国国防和科研部门开始引进计算机技术,以加强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和国防力量。最早的计算机主要来自苏联和美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计算机产业也逐渐崛起。
在此期间,德国、美国、英国部在进行计算机的开拓工作,几乎同时开始了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德国的朱赛最先采用电气元件制造计算机。
ENIAC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所以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由于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因而工作的时间不能太长。
计算机发展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制成的大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最初也专门用于火炮弹道计算,后经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
年,TRS-80 微电脑诞生。1977年,苹果-II 型微电脑 1978年,磁泡存储器第二次用于商用计算机。1979年,夏普公司宣布制成第一台手提式微电脑。1982年,微电脑开始普及,大量进入学校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