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上)
1、,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 一组是按手足分, 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 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 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 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3、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4、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阳经在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阴经在内侧,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但足阙阴肝经在足大趾至内踝上8寸一段走于足太阴脾经之前,至内踝上8寸才走到中间。
5、应该是奇经八脉,“奇”是奇数的意思,不是“七”,意思是脉以奇行为主,为任脉,督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冲脉,带脉。
人体十四经络穴位分布图
1、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
2、经络穴位按照其位置和功能可以分为经脉穴位和奇经八脉穴位。经脉穴位是指在经脉上的穴位,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等。
3、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神庭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背部经络图6条的走向
1、在其中腰背部共2条经和5条脉,督脉坐落于后正中心线,膀胱经第一侧线旁开后正中心线5寸,为全身背俞穴所属,膀胱经第二侧线-旁开后正中心线3寸,沿锁骨内侧线下滑。
2、背部经络图6条的走向2 身体的背部七条线是身体的身心健康总重要。
3、背部经络图6条的走向2身体的背部七条线是身体的身心健康总重要。
4、·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 ·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肺的背俞穴。 · 厥阴俞: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心包的背俞穴。 · 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
5、背部十二条经络图2 背部这条经络是身体排毒的关键 足太阳膀胱经 从眼角睛明穴到脚底的至阴穴,主要分布在后背后腿上,共67穴,左右各一合起来一共134个穴位。疏通膀胱经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病。
人体背部经络图及作用
调节脏腑:经络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促进脏腑的协调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调节神经系统:经络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有全身强壮作用,对肾虚、肾炎有一定的作用。感觉:局部按压有酸痛的感觉,用力不可过大,时间可稍长一些。
背部十二条经络图3 做背部经络疏通的好处 养肾强身。养好背其实也相当于养好肾,因为背部有诸多穴位具有强肾的功效。疏通气血。背部遍布诸多的经络,一旦经络出现淤堵的现象,对人体的危害是较多的。抗衰老。
人体穴位图: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
人身背部经络图1 肩中俞 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于大椎侧面2寸处。其主要主治呼吸道系统病症,如:哮喘、支气管炎等。经常按摩还能够有效缓解视力减退、腰背疼痛等问题。
后背经络图反射区图3 做背部经络疏通的好处 养肾强身。养好背其实也相当于养好肾,因为背部有诸多穴位具有强肾的功效。疏通气血。背部遍布诸多的经络,一旦经络出现淤堵的现象,对人体的危害是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