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轰六轰炸机是几个人操作的?
轰-6中程轰炸机是中国西安飞机公司在前苏联“图-16”的基础上研制的高亚声速中程战略轰炸机。
襟翼为后退开缝式,最大偏转角35°,副翼上装有内气动轴向补偿和调整片。全金属半硬壳机身结构,蜂腰流线形机身。机头有玻璃镶嵌的领航员及轰炸手座舱,驾驶舱下机腹部的凸起内装导航雷达。
轰-6飞机为全金属结构,有光滑的外表和流线的气动力外形,机翼、尾翼都有后掠角。机上有两个密封座舱,前座舱乘坐第一领航员,左右为正副驾驶员,第二领航员,后座舱乘坐通讯员和射击员。
轰-6轰炸机是中国仿制苏联图-16中型轰炸机而研制生产的一种中型喷气式轰炸机,1959年9月首飞,1964年7月正式装备部队。目前轰-6型轰炸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机种之一。
年12月24日,中国仿制的高亚音速中型轰炸机――轰六甲飞机由李源一机组驾驶,在西安飞机厂升空,这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一个重大成果。
中国现役的轰炸机只有轰六,通常是四架轰炸机一个大队,十二架为一个团,三十六架为一个轰炸机师。轰炸机的护航战机没有固定编制的,作战时根据需要可以由歼歼歼歼11/苏27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战斗机护航。
轰-6中程轰炸机主要的性能参数有哪些?
1、轰-6是中国研制的一种双发动机亚音速轰炸机。具有速度较快、航程较远、载弹量较大的特点,主要用于执行战略轰炸任务。
2、全金属半硬壳机身结构,蜂腰流线形机身。机头有玻璃镶嵌的领航员及轰炸手座舱,驾驶舱下机腹部的凸起内装导航雷达。驾驶舱内两名飞行员均有独立的操纵系统,操纵系统分硬式操纵和混合式操纵。
3、该飞机的主要机载装备是:驾驶与领航仪表、自动驾驶仪、通信与指挥电台、无线电罗盘和高度表、信标接收机、敌我识别器、轰炸雷达、后视雷达、轰炸光学瞄准具等。这些装备保证了该机的全天候作战性能。
中国战略轰炸机的轰-6
1、轰-6轰炸机是中国仿制苏联图-16中型轰炸机而研制生产的一种中型喷气式轰炸机,1959年9月首飞,1964年7月正式装备部队。目前轰-6型轰炸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机种之一。
2、轰-6作为中国最大的轰炸机,在核武器研制成功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核武器的载机。1965年5月14日,轰-6进行了第一次空投核试验,从此它具备了核打击能力,成为中国核战略重要的核反击手段。
3、轰-6是中国研制的一种双发动机亚音速轰炸机。具有速度较快、航程较远、载弹量较大的特点,主要用于执行战略轰炸任务。
轰六的原型是俄罗斯的哪架飞机?
1、我国生产的轰六甲型飞机,其原型机是苏联的图-16型战略轰炸机。该机是苏联5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早在1952年,周恩来总理在研究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规划时,就提出要建设轰炸机厂,并期望中国能早日生产轰炸机。
2、轰6的原型是苏联的图16獾式双发高亚音速中程轰炸机是根据能对西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战略轰炸的要求而设计的。性能和尺寸大致和美国的B-4英国的“勇士”、“胜利者”和“火神”轰炸机相当。
3、在此之前,西安飞机制造厂于1963年接收了哈尔滨飞机制造厂1959年用苏联散件组装的一架轰-6(因此,实际上这是一架我国组装的图-16),改装为核航弹运载试验机,代号21-511任务,1964年改装完毕。
4、为迎接珠海航展,中国空军也派出了多款参展飞机,除了万众瞩目的歼20和歼16外,战神轰6K也抵达珠海,一枚神秘的导弹也抵达珠海。
5、改进飞机不是那么简单的,要不你随便给中型轰炸机加几个弹仓? 飞机全身的结构都是很严谨的,所有的气动布局,弹仓,包括发动机,都是需要合理布局的。
中国空军轰6系列,为何能令美军如此忌惮
所以从这里能看出来轰6K以及改进版轰6对我国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是现阶段我国对地打击飞机当中体型和航程最大的一种,所以先天的优势让它可以使用更大尺寸的导弹,而且可以携带多枚。
轰6K是在轰6的基础上改版而来的,是我国目前轰6轰炸机的最新型号。
如果这里爆发战争,中国空军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制空权,然后二战老飞机就可以飞到那里轰炸一轮。其次,轰6具有空射导弹的能力,这使得轰6能够携带鹰12等空对舰导弹和其他信号导弹。
传言中的轰-6Z仅仅是一个网友的设想,并没有确凿的事实依据,所以轰6z灰鹤是假的。军事装备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技术可行性、成本投入、实际应用效果等。
轰-6是中国研制的一种什么样的轰炸机?
轰-6是中国研制的一种双发动机亚音速轰炸机。具有速度较快、航程较远、载弹量较大的特点,主要用于执行战略轰炸任务。
轰-6轰炸机是中国仿制苏联图-16中型轰炸机而研制生产的一种中型喷气式轰炸机,1959年9月首飞,1964年7月正式装备部队。目前轰-6型轰炸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机种之一。
轰-6主要担任战术战略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多种任务。该机是中国空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并不断对动力、航电及机载武器进行改进和发展多种特种平台,预计将服役至2020年左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