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谁的诗词?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如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句话出自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5、是苏轼写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6、苏轼诗中的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表达了他对自己的弟弟苏辙的思念。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做者是谁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作。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作者是 宋·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谁写的什么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如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作。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 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是谁写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如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作。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 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