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怎么看?跪求答案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②、数值孔径也叫镜口率,简写NA 或A,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成正比。干燥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05-0.95,油浸物镜(香柏油)的数值孔径为25。
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会标记在目镜的外观上,通常以数字或文字形式标明。一些目镜上会有一个标有“X”的刻度,这个“X”后面的数字就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例如,“X10”表示这是一个10倍的目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和宽度,这句话是关键,还有放大的其实是视野,不是细胞。两题的区别在于细胞排列的不同。第一题:64个细胞8x8排列,长和宽大了4倍之后,变成了2x2,也就是4个。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放大倍数 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从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 装片——用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得少量材料制成 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叫细胞壁。
看不见的光 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到,这样的辐射叫红外线。红外线的应用:加热、拍红外线照片诊病、夜视仪、遥控。紫外线: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你可以寻找产品包装上的一串数字或字母组合,这通常是产品的批次号或生产日期编码。有些品牌会在标签上直接注明生产日期,例如生产日期:YYYY-MM-DD。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信息,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些品牌会使用特殊的编码方式来表示生产日期。
高一生物:请问为什么显微镜目镜越长离虚像越近?求详细解答
1、低倍镜和高倍镜在观察效果上有明显的区别。低倍镜下细胞数目多,体积小,光线较亮;而高倍镜下细胞数目少,体积大,光线较暗。物镜在低倍镜下较短,而高倍镜下较长;目镜在低倍镜下较长,而高倍镜下较短。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在低倍镜下较远,在高倍镜下较近。
2、成像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如用眼睛在目镜处观察,视野内的成像与实物为中心对称的倒像,也就是说你在玻璃纸上写一个b,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该是一个q,而不是d或者p。
3、显微镜经过两次成像,所以上下左右都是反的。
4、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结构图和名称和作用
1、)推动器:用于移动标本的机械装置,由横向和纵向两个推进齿轴的金属结构组成。优质显微镜在纵横架杆上还刻有刻度标尺,形成精密的平面坐标系。通过记录坐标值,可以重复定位标本特定部分。6)粗调手轮(粗螺旋):用于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以粗略调节焦距。
2、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3、镜座 为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铁座。其作用是支持显微镜的全部重量。使其稳立于工作台上。镜柱 镜座上的直立短柱叫做镜柱。镜臂 镜柱上方的弯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镜臂,是握镜的地方。镜臂和镜柱之间有一个能活动的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向后倾斜,便于观察。
4、图中展示了显微镜的结构,其中3标记为转换器,4标记为物镜,14标记为粗准焦螺旋。转换器的功能是调整光线的路径,使其经过通光孔反射。反光镜的作用是反射光线,使其通过通光孔进入显微镜内部。在显微镜中,载物台是放置玻片标本的部位,其中央有一个通光孔,允许光线穿过标本。
光学显微镜目镜尺寸
1、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尺寸通常以直径表示,常见的目镜直径有10mm、15mm、20mm等。目镜的尺寸越大,视野越宽,观察物体时能够看到更多的细节。然而,目镜尺寸的选择还需要考虑镜头的放大倍数和显微镜的用途。
2、看显微镜倍数首先需要确认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目镜常规有10X,16X,20X等。物镜有5,10,20,40,60,80,100X的规格。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指人们从显微镜目镜中观测到物体被放大后的倍数。如目镜为10倍,物镜为40倍,则放大倍数为40×10倍(放大400倍)。
3、在一般的光学显微镜中,物镜的放大倍数主要包括4X、10X、20X、40X、60X和100X,而目镜则常用10X,这样能够实现的放大倍率从40X到1000X不等。如果用于金相分析,则物镜还可能包括5X的型号,搭配三目物镜,最小放大倍数可降至25X。
4、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类型分别有:目镜有:5X,10X,15X 物镜有:10X,40X,100X 外形上区别:物镜上有螺纹,目镜上没有螺纹。
5、例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时,总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一)物镜物镜是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安装在转换器上,靠近待观察的物体,因此也称为接物镜。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正比,即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
6、这要看你用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常见的光学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有5×、10×、15×、16×、等,物镜有4×、10×、20×、40×、100×。光学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1600倍。也就是16倍的目镜与100倍的物镜的乘积。
目镜和物镜怎么看图区分
1、从3个方面看图区分目镜和物镜:从两者的构造进行区分:目镜的构造:目镜的构造比物镜简单得多。目镜由两部组成,位于上端的透镜称目透镜,起放大作用;下端透镜称会聚透镜或场透镜,使映像亮度均匀。在上下透镜的中间或下透镜下端,设有一光栏,测微计、十字玻璃、指针等附件均安装于此。
2、区别:定义不同 目镜:接近人眼睛的镜头,上面标有16×或10×等字样,表示目镜放大16倍或者10倍。物镜:接近观察物体的镜头,上面标有10×或40×等字样,表示物镜放大10倍或40倍。特点不同 目镜特点:无螺纹。物镜特点:有螺纹。
3、目镜和物镜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区分:通过观察镜头的大小和标识,可以辨别出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于观察目标的,通常较小,比物镜近眼,相对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形状较圆;而物镜是用于聚集光线的,通常较大,比目镜远离眼睛,相对具有较低的放大倍数,形状较扁平。
4、目镜的长度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相反,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区分方法: 从构造上区分:目镜的结构相对简单,由上端的目透镜和下端的会聚透镜或场透镜组成,中间可能有一个光栏用于安装测微计、十字玻璃、指针等附件。
5、但总体而言,目镜和物镜在结构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灵活性、镜片数量及安装方式上。简而言之,目镜和物镜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结构设计。目镜具有双向打开的特点,便于维护和更换,而物镜则需要更精细的操作,内部包含更多的镜片,以实现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好的光学性能。
6、从位置上看,物镜和目镜的区别在于目镜位于镜筒上方,类似于“眼睛”。物镜位于镜筒下方,是最接近被测样品的镜头。物镜和目镜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凸透镜,起到的都是放大物体的作用。不过在放大倍数上,物镜的会更大一些,这也是物镜和目镜的区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