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取样质量及影响因素
影响γ取样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部分,即自然影响因素、机械影响因素和人为影响因素。
γ取样成果直接参与矿床的最终储量(资源量)计算,其成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矿床储量(资源量)的可靠性。因此,对γ取样工作要系统、及时、有代表性的检查,以便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γ辐射仪在地表测得的γ射线照射量率与地质体的形态、规模、放射性核素含量、γ射线谱成分、盖层特点及测量条件等因素有关。下面仅对一些简单模型进行讨论,以便了解地质体周围γ射线照射量率分布的基本特征。
不同氧化程度对平衡破坏的影响 地球表面被氧气包围,一切活泼元素均能与氧化合而生成氧化物。其氧化程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强变弱。根据地表岩石的氧化程度,可以把岩石划分成三个带,氧化最强烈的称氧化带,未被氧化的称原生带或还原带,介于这二者之间的称过渡带。
矿石化验怎么取样
1、取样数量根据化验要求和标准确定,通常需足够大,以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取样后,将取样容器密封,并在容器上标明取样点、日期和其他必要的信息。妥善保存取样容器,避免受到外界污染或湿气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矿石类型、化验要求和标准可能导致取样过程有所不同。
2、矿石化验的取样过程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定取样点时,需根据矿石的性质和化验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矿石堆或矿石流中的不同部位进行取样。准备取样工具时,应选用不锈钢铲子、不锈钢桶、塑料袋等工具,确保它们干净、无污染且与矿石不发生反应。
3、常用的矿石取样方法包括刻槽法、拣块法、刻线法、网格法、打眼法、全巷法、剥离法和钻探法。
4、例如,可以使用颚式破碎机初步破碎大块的钴矿石,然后通过圆锥四分法或多点取样法进行缩分,取得代表性样品。接着,使用研磨机将样品研磨至细粉,最后进行混合均匀,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这样的取样与制样流程,可以准确地了解钴矿的品质与成分,为后续的开采与加工提供重要依据。
5、其次,取样间距应保持相对均匀一致,便于取样结果的利用和正确评价。样品需沿矿化变化最大的方向采取,即在矿体厚度方向上连续布样,必要时应向围岩中延伸一定距离。对于没有明显边界线的矿体,需在穿过矿化带的整个勘探工程上取样。
6、刻槽法:在所需取样的矿体部位,开凿一定规格的槽子,将槽子中凿取下来的全部矿岩作为样品。拣块法:从采下的矿岩石堆上,运矿车、船、皮带上或成品矿堆上按一定网距或点距,拣出大致相等的小块矿石,合并成一个样品。
矿石选冶性能
为了考查矿区矿石的选冶性能,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2001年3月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对安坝矿段305#脉矿石选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提交了《阳山金矿带安坝矿段金矿石选冶试验研究》报告。
在研究矿石工艺特征的基础上,基本查明其选(冶)性能。对易选的矿石要与同类矿石进行类比,对一般矿石要进行可选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对难选矿石或矿石性质复杂、伴生有用组分多、有害组分对环境保护影响较大的应加深研究程度,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试验和研究,应基本查明主要矿石类型的可选(冶)性能。一般矿石进行可选性能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对生产矿山附近的,有类比条件的易选矿石可以进行类比评价,不做可选(冶)试验;对难选矿石或新类型矿石,应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矿石选冶试验程度是指试验深度、广度和规模的综合概念。将选冶试验、实验室流程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验程度分为可选及工业试验。。关于矿石选冶试验程度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矿石化学成分特征
1、蚀变千枚岩型矿石SiO2含量变化较大,为607%~757%,可能与硅化强度有关,其平均值为622%,接近于蚀变斜长花岗斑岩型矿石。蚀变千枚岩型矿石Fe2OMgO含量较高,而蚀变斜长花岗斑岩型矿石Al2O3和K2O含量较高,两者其他成分含量差异不明显。
2、矿石硫含量高,无矿磁铁石英岩硫含量低。殿头金矿床磁铁石英岩矿石硫含量最高,w(S)为25%~124%,平均161%;小板峪矿床的“脉状”矿石次之,w(S)为84%~128%,平均98%。无矿磁铁石英岩w(S)为0.12%~0.44%,平均0.30%。硫是成矿中强带入组分。
3、就矿石中主要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来看(表19),毒砂和黄铁矿中普遍含Au和Ag。但毒砂中的Au、Ag含量较黄铁矿中的Au、Ag含量高出数倍至数十倍。由此看来,毒砂显然是最重要的载金矿物。 图图11和图12示原生矿石、矿石中的主要矿物和容矿围岩中的Au、Ag、Sb、As含量变化情况。
4、同种元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变化,称为同质多象,如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同质多象。矿物的化学成分通常用晶体化学式表示,如铁白云石Ca(Mg, Fe, Mn)[CO3]2,它不仅揭示了矿物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数量,还反映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当水分子参与时,会以特定符号表示,如石膏Ca[SO4]?2 H2O。
化学分析样采样方法
在地质勘查和工程表层中,采取样品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刻槽法、刻线法、拣块法、剥层法、全巷法以及岩心钻探。具体选择何种方法,会根据勘查阶段和目标的不同有所调整。样品的采集长度需考虑矿体的厚度、矿石类型的变化、矿化程度的均匀性,以及工业指标对可采厚度和剔除夹石的最低要求。
OC采样又叫开放式采样(Open-Circuit Sampling),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样品采集方法之一。在OC采样过程中,样品被放置于一个开放的容器中,并保持容器与外部环境隔绝,不透气,使得自由态气体与样品之间达成平衡。然后通过测定平衡态下自由态气体的压力、温度等参数来获得样品的成分及组成。
a)基本分析样,刻槽采样规格一般为10cm×5cm,钻孔岩矿心沿长轴锯取1/2或1/4作为样品;样长不应大于可采厚度或夹石剔除厚度,盐湖矿床一般0.1m~1m,盐类矿床一般0.5m~2m。厚度大、质量均匀的矿石可以适当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