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变频器制动电阻,什么时候配、配多大,电阻作用是什么?
1、总结来说,变频器制动电阻是电机制动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它在电机停车时起到至关重要的能量消耗和转换作用。正确地选择和配置,能让设备运行更加高效,安全。务必遵循制造商的指导,根据电机性能来定制你的制动策略,让变频器制动电阻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2、变频器制动电阻是关键组件,用于消耗电机停机时产生的再生能量,避免驱动器受损。它包含电阻阻值和功率容量两个关键参数。电机在减速或停机时,会变成发电机状态,向变频器供电,导致过压报警。这时,制动电阻通过发热消耗这部分能量,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
3、制动电阻主要用于电机运行时需要改变方向或者停止时,特别是在电机的输出力矩与速度方向相反的情况下。比如,当电机受到外部力拖动时,或者需要在力矩控制下保持恒定阻力,这种情况下制动电阻就显得非常重要。此外,像1楼提到的,当需要反向出力进行制动时,制动电阻也是必不可少的。
4、必须。在要求电机快速制动的情况下变频器要使用制动电阻。75KW以内无需接制动单元,直接接制动电阻,接在B/DC与B-,当直流母线过电压时,开关管导通,通过电阻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75KW以上需接制动单元,再接制动电阻。
11千瓦变频器刹车时间最小要多少欧电阻?
电阻越小刹车越短,但一定要选择正确,否则会炸机。可以给你点合理的建议。
通常情况下,制动电阻容量需要达到电机额定功率的20%至30%。11千瓦的电机对应的制动电阻容量需要在2千瓦至3千瓦之间,具体容量大小还需结合电机转矩、制动时间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最好参考变频器配套说明书和厂家的建议。同时,选择制动电阻时需要考虑散热和防护等问题,以确保电机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一般取R=U/IE---2U/IE.,就是说制动时直流母线电压一般取700V。11KW的变频器额定电流假设为24A,那700/24大约再30欧姆和60欧姆之间。
我推荐电阻选择40R阻值,5~5KW功率左右的铝壳电阻。
电阻值的确定:U/I = R;典型的欧姆定律。U为直流母线发电电压(制动单元开启电压),I为你希望得到的制动电流(或者说想要获得的制动功率有关的电流),R为所要求知的电阻值。
KW的配6KW,75Ω的制动电阻;11KW的配2KW,60Ω的制动电阻;30KW配0KW,20Ω的制动电阻就可以了。不要问型号,这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东东,随便哪个厂家的都可以用。
刹车电阻工作原理
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当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辆长时间行驶或频繁刹车时,刹车电阻会持续工作,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散热不及时,就会导致发烫现象。 散热系统不良:刹车电阻通常安装在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辆的底盘或发动机舱内,如果散热系统设计不良或堵塞,就会导致热量无法及时散发,从而引发发烫问题。
制动电阻的主要功能是消耗伺服电机制动(急停)时产生的能量,以避免驱动器受损。在变频器驱动的电机或其他感性负载停机时,通常采用能耗制动方式,将电机停止后的动能和线圈内的磁能通过其他耗能元件消耗掉,以实现快速停车。
制动单元原理: 制动单元由大功率晶体管GTR及其驱动电路构成。其功能是为放电电流环节电容器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储存不了或者内接的制动电阻来不及消耗掉而使直流部分“过压”时,需要加外接制动组件,以加快消耗再生电能的速度。
制动电阻在伺服电机急停时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消耗急停时产生的能量,防止驱动器受损。在变频器带动电机或其他感性负载停止运行时,通常采用能耗制动方式。这种方式通过一个耗能元件将电机停止后的动能和线圈内的磁能消耗掉,从而实现快速停车。
刹车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流过电阻会发热,消耗掉一定制动过程中带来的功率而实现刹车,本质还是焦耳定律的体现,刹不住,一种情况是参数没有调整好,另外一种是负载刹车过程中产生的制动功率大于刹车电阻能消耗掉的功率,也就是规格选小了。
刹车电阻的作用
1、变频器刹车电阻,也称为变频器制动电阻,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电动机再生能量的消耗载体,将能量以热能方式消耗掉。这个过程中,电阻阻值和功率容量是两个关键参数。制动电阻的主要功能是消耗伺服电机制动(急停)时产生的能量,以避免驱动器受损。
2、变频器刹车电阻,即变频器制动电阻,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用于将电动机的再生能量转换为热能进行消耗,这对于保持系统稳定至关重要。其性能主要由电阻阻值和功率容量这两个重要参数决定。制动电阻在伺服电机急停时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消耗急停时产生的能量,防止驱动器受损。
3、变频器刹车电阻,即变频器制动电阻,主要用于将电动机的再生能量以热能方式消耗的载体,它包括电阻阻值和功率容量两个重要的参数。制动电阻主要是用来消耗伺服电机制动(急停)时产生的能量,不然可能会烧坏驱动器。
4、刹车电阻是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辆中的重要组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电动机产生的过剩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刹车过程中的能量回收。刹车电阻通过将电动机的旋转能量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散热的方式将热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