铤而走险什么意思
铤而走险是什么意思铤而走险的意思是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平均分640分。据统计金中河西2022年的中考平均成绩是640分,而最高分数是659分,最低分是599分,而2021年的平均成绩是635分,相差了五分。广州预计2022年中考录取分数线,第一梯度投档线为690分;第二梯度投档线为650分;第三梯度投档线为610分;第四梯度投档线为570分。第五梯度投档线为530分。
“铤而走险”一词因此被广泛用于形容人在绝境中不得不冒险求生的情景。它不仅体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勇气,也警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陷入绝境,以免被迫做出不理智的选择。这一成语提醒人们珍惜当前的资源和机会,以免在关键时刻被迫采取冒险行为。
铤而走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它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或组织在面临困难或危险时,选择采取不顾后果的行动,以期望摆脱困境或求得生存。释义 铤在这里指的是疾走的意思,走险则表示冒险行动。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像逃窜的野兽一样,不顾一切地冒险行动。
铤而走险的意思是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ér zǒu xiǎn,意思是指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为。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新朝时期,钜埜(钜野)大旱,流民遍野,王莽铤而走险,让人民群众吃蝗虫充饥,方才渡过难关。
铤而走险和挺而走险哪个是错的
而“挺而走险”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表达方式。可能是“铤而走险”的误写或误传。所以,如果你在使用中遇到了需要选择的情况,应该选择“铤而走险”。为了避免混淆和误解,在书写和使用成语时,我们应该注意其正确的写法和含义。如果不确定,可以查阅字典或相关资料进行确认。
综上所述,“铤而走险”是正确的成语表达,“挺而走险”则是一个错误的表达,不应使用。
“铤而走险”是正确写法,意为在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为,“挺而走险”为错误写法。以下是关于“铤而走险”的详细解释:来源:源自先秦时期的《左传·文公十七年》,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成语。含义:形容在极端困境或无路可走时,被迫采取冒险或不寻常的手段。
因此,将“铤而走险”写作“挺而走险”则是错误的,因为它误解了“挺”的含义,后者通常指直立、硬朗或奋进,而非冒险。挺字的应用范围广泛,它既可以表示物体直立,如“挺立”、“挺身”等,也可以形容人体的姿态,如“挺胸凸肚”和“挺起腰板”。
历史学家李平心先生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原文中的“铤而走险”被误排成了“挺而走险”。因此,李先生严肃地给报社写信,要求更正,并询问了出错的原因。据说,这件事在报社内部还引发了一场小讨论。不过,时光荏苒,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实际上,李先生不必为此感到困扰。
铤:快跑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地。“铤而走险”不能误写为“挺而走险”。【读音】 tǐng ér zǒu xiǎn 【解释】 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铤而走险是什么意思
1、在汉语中,“铤而走险”是一个固定成语,意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冒险行动。而“挺而走险”中的“挺”字使用不当,因为“挺”并没有表达出“铤”的含义,使得整个词语的意义产生了偏差。因此,“铤而走险”是正确的表达方式,而“挺而走险”则是一个错误的表达。
2、铤而走险的意思是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3、铤而走险的意思是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多用作褒义,有时也用贬义。读音 铤而走险的拼音是tǐng ér zǒu xiǎn。用法 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状语,是中性词,指为人规矩老实不越轨。
4、铤而走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因无计可施而采取冒险行动。该成语的铤指的是疾走,这里的走不是普通的走,而是身无退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行动。而表示承接关系,即前面是原因,后面是结果。走险则是指冒险行动。
5、铤而走险拼音[ tǐng r zǒu xiǎn ]铤而走险的意思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形式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繁体 ]铤而走险[ 成语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6、铤而走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它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或组织在面临困难或危险时,选择采取不顾后果的行动,以期望摆脱困境或求得生存。释义 铤在这里指的是疾走的意思,走险则表示冒险行动。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像逃窜的野兽一样,不顾一切地冒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