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获得物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及获奖课题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授予了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以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
近十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如下: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成功制成石墨烯材料而获奖。石墨烯是已知最薄的材料,被认为将彻底改变电子工业。
201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年的奖项落在激光物理领域,阿瑟·阿什金因其光学镊子和生物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杰拉德·穆劳和当娜·斯特里克兰德对高强度短脉冲的突破性工作而获奖。2017年,雷纳·维斯、巴里·巴里士和基普·松恩因LIGO引力波探测器的卓越成果,捕捉到了宇宙的震动。
阿尔贝·费尔巨磁阻效应理论
1、年,两位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格林贝格尔各自独立地揭示了一个奇特现象:极微弱的磁性波动就能导致磁性材料的电阻发生显著变化,这被称为巨磁阻效应(Giant Magneto-Resistive, GMR)。
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凭借他们的杰出贡献共同荣获这一荣誉。他们独立发现了被誉为“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 GMR)的效应,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磁性材料的电阻性质。
3、瑞典皇家科学院2007年10月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效应。
4、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所谓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
5、阿尔贝·费尔目前为巴黎第十一大学物理学教授。费尔从1970年到1995年一直在巴黎第十一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工作。后任研究小组组长。1995年至今则担任国家科学研究中心-Thales 集团联合物理小组科学主管。1988年,费尔发现巨磁电阻效应,同时他对自旋电子学作出过许多贡献。
6、阿尔贝·费尔在电话采访中表达了他对获奖的惊喜和感动,他表示与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分享这一荣誉让他非常兴奋。两位科学家的合作成果显著,他们的发现使得小型硬盘得以广泛应用,费尔深感自己的研究看到了实际的威力。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
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阿尔贝·费尔1938年3月7日出生于法国的卡尔卡松,已婚并有两个孩子。1962年,费尔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获数学和物理硕士学位。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据新华社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7瑞典克朗)的奖金。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所谓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