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谁
1、鹤立鸡群主人公:嵇绍。嵇绍(253年-304年),字延祖。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 。西晋时期名臣、文学家,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 。嵇绍十岁时,嵇康被掌权的司马氏集团杀害,他也被迫退居乡里,不得出仕。
2、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嵇绍。嵇绍,字延祖,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西晋时期名臣、文学家,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嵇绍十岁时,父亲遭到大将军司马昭杀害,退居乡里,不得出仕。
3、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嵇绍 鹤立鸡群: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嵇绍的简介:嵇绍,公元253年至304年,字延祖,谯国铚人,嵇康之子。生于魏嘉平五年。
4、鹤立鸡群主人公是嵇绍。鹤立鸡群,汉语成语,拼音是hè lì jī qún,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出自《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
5、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嵇康。嵇康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政治家,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遇杀身之祸,其文学作品反映了时代政治的混乱和民生的疾苦,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鹤立鸡群这个成语源于嵇康的《竹林七贤论》。
6、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嵇绍。嵇[jī]康(公元225年~公元264年),字叔夜,三国时谯郡铚(今宿县西南)人,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曹魏正始年间,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常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的竹林之下,纵酒放歌,谈玄论道,故世谓“竹林七贤”。
鹤立鸡群怎么解释
1、鹤立鸡群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hè lì jī qún,意思是指比喻仪表或才能在人群里很突出。近义词:出类拔萃,出人头地,超群绝伦,无出其右、卓绝群伦,卓尔不群,佼佼不群 反义词:相形见绌、滥竽充数、碌碌无能。
2、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鹤立鸡群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出自】: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
3、拼音:hè lì jī qún,简 拼:hljq 成语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成语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
4、鹤立鸡群的意思及成语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鹤立鸡群,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东晋·戴逵《竹林七贤论》。鹤立鸡群这个成语产生时意思还比较单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人简直太帅了。
5、这则成语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成语出处 “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东晋·戴逵《竹林七贤论》) 。后人据此典故提炼出“鹤立鸡群”这则成语。
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谁?
1、鹤立鸡群主人公:嵇绍。嵇绍(253年-304年),字延祖。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 。西晋时期名臣、文学家,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 。嵇绍十岁时,嵇康被掌权的司马氏集团杀害,他也被迫退居乡里,不得出仕。
2、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嵇绍。嵇绍,字延祖,谯郡_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西晋时期名臣、文学家,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嵇绍十岁时,父亲遭到大将军司马昭杀害,退居乡里,不得出仕。
3、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嵇绍 鹤立鸡群: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嵇绍的简介:嵇绍,公元253年至304年,字延祖,谯国铚人,嵇康之子。生于魏嘉平五年。
4、鹤立鸡群主人公是嵇绍。鹤立鸡群,汉语成语,拼音是hè lì jī qún,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出自《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
5、晋朝皇室有个侍卫官中嵇绍,一次他跟着皇帝出去打仗,结果被敌人包围,其他人都只顾自己逃命只有嵇绍,保护皇帝勇敢地杀出了重围。大家都觉得他是个英雄。嵇绍的身材高大,一次,他上朝时,有人称赞他:“他是那么高大神奇,就像一只鹤站在一大群鸡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