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连接轻骑兵音箱(正确连接确保使用),边肖带你了解更多。
之前的文章已经写过关于喇叭线对声音影响的分析。虽然影响不会特别大,但还是听得见的。当然,没有对比你是不会知道的。利用喇叭线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分析喇叭线的几种连接方式。
当然,大多数传统扬声器仍然只有一对端子。所以我们只能用传统的连接方式或者桥接方式。
传统的连接方式很好理解,功放的一对端子直接连接到一个扬声器上。而双线分音连接方式要求音箱输入端具有分音功能。一般有四个端子,两个正极端子和两个负极端子,相同极性出厂时会用短接片连接。有的发烧友会把那两个短路片换掉,甚至卖给超贵的短路线,说可以调声音。我对此表示怀疑,因为这样的短片,而且导电截面积明显比喇叭线大得多。
双线分音,也叫双接线,是指功放的输出端并联两对扬声器线,分别接扬声器端的高音和低音,高音和低音之间的短路必须去除。根据上一篇文章的描述,高频和低频对导线的要求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用高音特性优秀的导线来取高频电流信号,低频特性好的喇叭导线取低频电流信号。比如音乐丝带的编曲,银线的高音表现很细腻,低频却很一般。让我们用一根音乐带来区分高音和低音。其实找一根足够大的铜并行线就好了。一点区别都没有。这其实是一种很经济的玩法。没必要花大价钱买所谓的高低平衡音箱线。有些真的很神奇,10万元什么音箱线。双线连接本质上是一个功率放大器通道,用来推动扬声器。
另一种连接双线分音的方法是需要额外的后级,其中一个专用于推男高音,另一个专用于推低音。这种功放相对省电,也是比较发烧的游戏。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双Amping。这种连接的好处是高音和低音的音量可以分别调节,输出功率更高,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扬声器,对于一些大功率的扬声器非常有效。
从这个方案延伸出来就是去掉音箱内部的分频器,直接驱动扬声器单元,而在前级之后增加一个电子分频器,然后分别连接两个后级,由不同的后级分别驱动不同的扬声器单元。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扬声器单元的特性选择后置放大器,同时没有功分器的损耗,功率更加充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功分器中的电容造成的交叉点的电气相位滞后,这种滞后经常出现在中音单元和高音单元,导致交叉点出现波谷,这是设计师非常头疼的问题。电容器一旦串联,必然导致电气相位滞后。电子分频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当然,除了电相位滞后,其实在音箱上,由于各个单元与耳朵的距离不同,也会造成声音中的相位角滞后。这些可以通过设置来处理。声学相位滞后也被设计者用来平衡电学相位滞后。这里就不说了。本文主要讲几种接线方式。
模拟电子分频器
DSP电子分频器
电子分频与工频分频的区别
最后,另一种连接方法是桥接BTL。桥接后,一个立体声后级只推一个声道,而且是在全频段。对于一个电流供应充足、实际功率充足的功放来说,桥接后的功率提高了一倍以上。但是桥接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超低阻抗音箱如果推的话,很容易烧坏功放。例如,功率放大器可以驱动最小2ω的扬声器,但桥接后只能驱动最小4ω的阻抗。基本上舞台功放支持桥接,而家用音响中的大部分功放都需要加一个逆变电路来桥接,少数HIFI功放支持桥接模式。比如我自己用过的NAD 216后级,就有搭桥功能。开启后,两个输入端只有一个有效,一个立体声后级只能推一个音箱。
桥接模式
电子分频和桥接模式会增加后期级数。
桥式连接要求后级功率放大器的桥式开关切换到BTL。
在桥式模式下,后一级的工作状态是一个完整的功放电路放大正波形,另一个完整的功放电路放大负波形。相当于推拉结构。
本文还介绍了之前的一个游戏,就是一个立体声声道被逆变电路逆变,功放输出后该声道的扬声器两端反接。同时,后级输出的两个正极端子可以连接一个额外的低音炮,这样音乐信号中的相同信号就会自动送到低音炮,驱动低音炮以比较大的功率工作。因为现在大部分低音炮都是有源低音炮,所以这种打法基本绝迹了。
还有一种严重禁止的联系。有些白人认为,把两个功放的输入输出并联起来,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推力。我真的看到了。通电后,就形成了一场昂贵的焰火表演。所以记住,不能这样回答。